大豆是起源于我国,古时候称作“菽”,又称为黄豆,是重要的油料作物和高蛋白粮饲兼用作用,是关系国计民生的基础性和战略性物质。从考古资料来看,我国东北、华东、华北、华中、西北等多地均出土过春秋时期以前的半栽培或栽培大豆品种,大豆在古代中国经历从野生到栽培的进化过程,到商周以后栽培大豆品种趋于成熟。进入战国时期,“五谷” 之一的大豆快速上升到主食地位,成为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主要农作物和粮食来源。到了汉代以后,大豆在主粮系统中的地位逐渐下降。粟、麦、稻等作物先后发展成最主要的粮食作物。到了明清时期,大豆各项栽培和加工技术进一步完善,豆豉、豆腐、豆酱、豆油、豆浆、腐乳、腐竹等多种豆制品都有了新的发展。
中国的大豆加工利用历史悠久,隋唐宋元时期,开始广泛食用豆腐,并创始了大豆榨油 的方法。明清时期,在大豆榨油、大豆产品加工方面又有了新的发展。19世纪末,大豆油开始传入日本,并在韩国、东南亚和其他亚洲国家得到了广泛使用。20世纪初期,西方国家开始关注亚洲的大豆油,使得大豆油的全球传播得到了推动。90年代以来,我国大豆压榨业发展迅速,同时规模结构发生了改变,食用油脂加工企业的规模越来越大,生产技术和工艺获得了明显的进步。目前,中国已是全球最大的大豆进口国,8成以上的进口大豆来自于美国、巴西和阿根廷。中国大豆消费量常年维持在1亿吨以上,其中食用油榨取和饲料蛋白消费占比最高,约为85%。
(内容提供:中粮营养健康研究院油脂研发中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