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乌冲突以来,国际粮价进一步抬升并盘旋高位。印度等国实施出口禁令,加剧国际粮荒预期。国际高粮价从何而来?将持续到何时?对中国影响几何?澎湃新闻采访多位专家学者及相关产业的企业,推出系列报道“粮价高烧”。
疫情绵延加之俄乌冲突,悲观预期下避险需求上升,多国增加储备、减少出口,助推了国际粮价高位运行。那么,国际粮价的高烧,是否会蔓延到中国?
2021年,中国粮食总产量68285万吨(13657亿斤),连续7年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同一年,中国累计进口粮食16453.9万吨,相当于我国粮食产量的24%。从粮食品种结构上看,稻谷和小麦两个主粮品种产量总体稳定,玉米存在产需缺口,大豆缺口较大,需大量进口。
《中国农业展望报告(2022-2031)》此前预计,2022年大豆面积增加2100万亩(140万公顷),油菜面积增加312万亩(20.8万公顷),全年粮食播种面积为17.7亿亩(11800万公顷),增长0.3%;粮食产量在高位基础上保持稳定增长,有望达到6.88亿吨
(近20年我国小麦大豆稻谷等粮食的进口数量数据来源:国家统计局制表:澎湃新闻)
我国的粮食安全有保障吗?
多位专家向澎湃新闻记者表示,从自给率来说,我国口粮是安全的,在国内供求关系基本稳定的情况下,不存在价格大幅度波动的基础。
“所谓口粮就是两类,小麦和稻谷,受到国际市场的影响较小,这和进口量较小有关系。粮价平稳对于CPI稳定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国家力图保持小麦和稻谷价格的稳定,在政策上,往往通过给农民补贴而不是大幅提高粮食收购价格方式来增加生产积极性。”中国农业农村部农研中心研究员张照新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表示,我国稻谷的产量,接近2亿吨,折成大米1.6亿吨左右,小麦产量大概1.3亿吨,基本可以实现自给。
艾格产投合伙人刘晓东对澎湃新闻记者表示,我国的粮食安全或农产品食品安全战略就是要“以我为主”,主要还是要掌握在自己手中,比如水稻小麦必须保证95%以上的自给率,这样即使进口成本波动,也不会大程度大面积影响食用主粮。同时,我国的粮食储备丰富,库销比远高于全球平均水平和粮食安全标准线。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研究员胡冰川在接受澎湃新闻记者采访时指出,我国玉米去年的产量2.7亿吨,进口量2800多万吨,只占到10%多一点,如果从谷物的角度,去年我国谷物的总产量6.3亿吨,总进口量6500多万吨,也只占到10%多一点,并且主要用作饲料,除了2800多万吨的玉米,还有高粱、大麦等,因此进口谷物无论从总量还是分品种来说,量都不是很大。
“其次,大豆在全世界来说都是油料作物,大豆在中国被纳入粮食,是因为中国粮食的口径,传统来说是谷物、豆类和薯类,所以大豆被纳入了中国粮食的统计。中国进口的大豆,主要是转基因榨油用的,国产的大豆主要用来做豆腐豆制品、调味品等。”胡冰川说。
他表示,中国的大豆单产每公顷2吨,而谷物是每公顷6.3吨,如果生产大豆的话,会损失更多的主粮,所以在有限的耕地条件下,进口什么其实是有战略选择的。
胡冰川进一步指出,我国2001年加入WTO的时候,采取了农业开放政策,目前农业平均关税率为15%,远低于发展中成员56%和发达成员39%的平均关税水平,但是出于粮食安全考虑,对稻谷、小麦、玉米三大谷物采取进口配额管理,采用配额管理以后,形成国内市场和国际市场两个相对独立运行的市场,国内的价格按照国内的供需进行决定。
据张照新介绍,分品类看,我国的大豆是单一关税,国际国内关联性很强,而且进口大豆在我国大豆消费中占比高达85%,国际大豆价格涨直接带动国内大豆价格也会涨。玉米则是具有较强的联动性,近年来,由于国内缺口较大,进口玉米迅速增加,国际玉米价格波动也对国内玉米价格造成较强的影响。作为饲料粮,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多的关联影响,但是作为口粮的小麦、稻谷,进口占比较小,受国际市场影响较弱。
进口集中度高,大豆占很大比例
据澎湃新闻记者梳理,我国小麦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基本保持平稳,玉米的进口量占消费量的比例近两年有明显增加,而大豆的这一数据,与30年前和20年前的数据相比,均有明显提高,近年徘徊在85%左右,这也意味着我国大豆自给率约15%。
(我国近年小麦、玉米、大豆进口量及占消费量比重数据来源:wind)
大豆自给率的降低,是因为国内大豆产量降低了吗?
张照新表示,目前我国大豆自给率约15%,但1995年之前我国是大豆净出口国,事实上,产量一直维持在1200万-1800万吨,变化不大。进口增加的原因就在于需求增加了,从过去的近1000万吨增长到1亿多吨,多出来的这部分需求,国内没办法满足,因此大豆的进口量较大。
随着国内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优质蛋白需求增加,带来养殖业的发展,导致玉米、大豆等饲料粮的快速增加,带来供需缺口的增加。
“大豆国内产量提升不上去,主要与我国有限的资源有关。我国的土地,除了生产口粮以外,玉米和大豆往往只能二选其一。原来黄淮海区域也是大豆主产区,如山东、河北、河南、安徽,但现在很少种植大豆了,全部改种玉米了,大豆生产转移到了东北。对农民来说,种植玉米的效益产量更高,因为玉米单产提高较快,且玉米机械化程度高于大豆。”张照新说道。
刘晓东也向澎湃新闻记者介绍,我国是全世界最大的农产品进口国和出口国之一,每年有2亿吨左右的农产品进口量,进口量集中度较高,大豆占了很大的比例。“总的来看,以消费升级类产品为主,如油料作物及植物油、乳制品等为主。大豆占了总进口量的40%-50%左右,每年进口约1亿吨,折合约2300万吨到2800万吨左右的豆油量。近两年玉米进口增长较快,较以前年份增长近两三倍,2021年达到2835万吨,创下纪录新高。”
刘晓东表示,原本,我国有一部分大豆是从俄罗斯进口的,俄乌冲突影响下,从俄罗斯进口大豆可能会减少,但相对一亿吨的大豆进口量,事实上占比很小。原本从俄乌进口的葵花籽油和菜籽油等,本来就是作为调剂的油料。他介绍道,我国进口的核心油类之一棕榈油,更多流向了食品工业和餐饮渠道,百姓自己家中吃棕榈油的较少。“总体而言,如果大豆和棕榈油变化不大,那么葵花籽油或菜籽油有波动,对我国的整体影响不大。从植物油大类来看,受主要供应国加拿大菜籽减产、南美大豆减产、印尼棕榈油出口限制等因素影响,全球油脂市场整体强势,风险溢价大幅累积。”
他认为,我国粮食进口量激增主要是为了满足养殖业发展需求。俄乌冲突有一些影响,可以通过饲料作物的多元化及饲料报酬的不断优化来对冲。“当前紧张局势对中国小麦和玉米市场影响暂时有限,根据美国农业部数据,2021年中国小麦和玉米自给率分别为93.5%和91.2%,自给安全度高,即使在俄乌冲突升级的情况下,依然能够保障我国的粮食需求。”
非口粮类粮食:供应链韧性比自给率更重要
大豆作为饲料粮,进口量大,与国际市场存在较多的关联影响,一面是饲料价格上涨,一面是猪周期有反转迹象但猪价仍处低位,养殖企业承受双重压力。如何看待这样的养殖企业承压现象?又该如何应对呢?
胡冰川表示,这其实是一个平衡,如果更多的生产大豆,那么最后可能稻米、小麦、玉米都要进口30%,大豆也进口30%,这样农产品全部都是70%的自给率,因为总资源约束是客观存在的,要么是某些品种全部进口,要么是所有品种自给率都降低。“对于国内的生猪养殖企业来说,不能说是一个损失,因为即使是现在全球大宗农产品粮食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尤其是小麦价格上涨,也只是刚刚追平了国内的价格。”
他举了一个例子,5月24日美国CBOT的小麦价格为每吨430美元,按照人民币兑美元的汇率,大概是每吨2900元,当前国际小麦价格已经比年初的价格上涨了近50%,但是大体上和国内的小麦价格差不多贵了。“实际上我国水稻和小麦的价格长期比国外贵30%。因此,即使大豆价格现在上涨,其实也是一个合理的价格,因为如果我们自己生产大豆,价格绝对不会比现在更便宜,这就意味着养殖业,如果用国产的大豆,成本只会比现在更高。”
对于大豆这样进口量较大的品类,我国提出了很多措施,包括今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提到鼓励大豆种植,推广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
张照新表示,带状复合种植不是一行玉米一行豆,现在试点试验的多数是两行玉米四行豆,所以叫带状复合种植,能够不遮蔽光线、满足两种作物的需要。
他指出,目前也存在一些困难,比如病虫害防治、除草剂(大豆玉米的除草剂不同)、收割等实际操作中的问题,这将涉及农民的成本投入与收益,比如农民现在的收割机都是纯玉米收割机,如果整套机械替换,将是一部分不小的费用。他建议可以在几个县推广,通过政府补贴,全情景模拟下(如换掉机械等)来测算成本收益。
此外,他还建议,非口粮类粮食更需要关注其供应链的韧性。
“口粮必须安全,因为涉及到人的基本食品,而其他食品如油料、饲料等,可能重点要关注供应链的稳定性,或者韧性,这比自给率更重要。目前我国油料自给率约33%,大豆自给率约15%。即使大豆自给率提高到百分之三四十,油料提高到40%或者45%,事实上没有本质性的区别。如果完全不讲成本收益,可能无法持续。”张照新表示。
在保持供应链的稳定和韧性方面,张照新建议,可以通过分散进口来源,保障供给不过度依赖某个航道或某个区域。“非口粮类粮食,一是消费存在弹性,二是供应链的韧性可能更重要,在这种情况下,可以优化资源配置,统筹国内外两种资源两个市场,发挥我国自己的优势。”
(来源:澎湃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