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转基因概念是近年来食用油消费领域中的一大热点,消费者在选购食用油时,对是否转基因的关注度较高,更有不少消费者对非转基因大豆油青睐有加。
目前,我国非转豆油的产消量究竟有多大?哪些企业在坚守着非转基因大豆油的阵地,成为振兴国产大豆的中坚力量?
豆油作为主要的食用植物油品种,在中国有着庞大的消费基础,也是中国最大的油脂品种。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2021年中国食用油总消费量3708万吨,其中大豆油消费量1620万吨,占比达到43.7%。
大豆油的生产原料包括非转基因大豆和转基因大豆;非转基因大豆油是以非转基因大豆作为原料,通过浸出或压榨等生产工艺,加工制备而成的大豆油。
据中国大豆产业协会数据,我国非转基因大豆油年消费量约为80万吨左右,保持着稳中有升的增长趋势。
消费构成上来看,家庭消费占比约为92%,餐饮渠道占比为6%。还有少量应用于婴幼儿食品加工、医药生产等领域。
我国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供给有两大来源:国内生产和直接进口,以国内生产为主。
据黑龙江省大豆协会数据,近年来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油产量均在40万吨以上,2018/2019年度达到60万吨,2020/2021年度约42万吨;预计2021/2022年度将达到46万吨。
非转基因大豆油进口量每年在20万吨以上,进口来源国为俄罗斯、乌克兰、土耳其、白罗斯等,弥补了国内非转基因大豆油产量的不足。其中2020/2021年度非转基因大豆油进口量为24万吨。
我国仅允许种植非转基因大豆,因此国产大豆均为非转基因大豆。2020年我国大豆产量1960万吨;2021年产量1640万吨。
另外,我国还从俄罗斯、加拿大等国进口非转基因大豆用于生产加工。
国产非转基因大豆蛋白质含量高,主要用于直接食用、加工豆制品和大豆蛋白,直接用于榨油的数量较少。
例如在2020-2021年度,受国产大豆罕见高价影响,制油压榨占比萎缩至不足百分之一,由于消费者健康饮食观逐渐增强,传统食品(豆腐、腐竹等)占比提升至79%,蛋白加工占比相对稳定在15%左右,余下5%左右为酱油粕加工。
据国家粮油信息中心数据,预计2021/2022年度国产大豆榨油消费量为100万吨左右。
当前国家启动实施大豆和油料产能提升工程,稳定食用增加油用;到2025年,力争大豆产量达到2300万吨左右。
随着国产大豆产量的增加,非转基因大豆油的产量有望稳步提升。
目前国产大豆加工业的发展方向,以高档大豆蛋白产品和食用大豆产业加工业为主,以油脂加工为辅。
因此,国内非转豆油的生产企业出现“蛋白加工”和“压榨”两大主业类型。近年来,非转基因的优势让令中国的大豆蛋白加工成为国际范围内的强势产业,“蛋白加工”类企业的非转豆油产量随之不断提升。
据统计数据,2020/2021年度国产非转豆油共计42万吨。其中,大豆蛋白加工企业豆油产量26万吨,大豆压榨企业豆油产量16万吨。
目前国非转基因大豆油的生产企业主要集中在山东、黑龙江两省。
-
“蛋白加工”主业类:以大豆蛋白制品为主的大豆深加工企业,将一粒大豆“吃干榨净”,可产出大豆油、低温豆粕、大豆蛋白等产品。
知名企业包括:临沂山松生物制品有限公司、山东香驰粮油有限公司、山东禹王生态食业有限公司等
-
“压榨”主业类:以大豆压榨为主的油脂加工企业,主要产品为大豆油、豆粕、瓦饼粉。
知名企业包括:九三食品有限公司、秦皇岛金海食品工业有限公司、江苏永友粮油集团等
在全民日益关注和重视食品品质的潮流趋势下,绿色有机、非转基因食品概念崛起,非转基因大豆油在大豆油整体乃至食用油整体消费占比中将继续提升。
(来源:油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