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美国农业部将于7月12日美国东部时间中午12点(北京时间7月13日凌晨)发布7月份供需报告。考虑到美国农业部种植面积报告调低了美国大豆面积,市场预计本月可能将2024/25年度美国大豆面积下调;由于美国大豆关键生产季节要到8月份才能到来,预计本月美国农业部维持大豆52.0蒲/英亩的单产预期不变。最终将产量调低到44.16亿蒲,略微低于上月预测的44.50亿蒲,期末库存下调至4.45亿蒲,低于上月的4.55亿蒲。
2.调查显示,市场预计美国农业部可能将巴西大豆产量从1.53亿吨调低至1.521亿吨。预计维持阿根廷大豆产量预期不变,仍为5000万吨。预计2024/25年度全球大豆期末库存调低到1.271亿吨,略低于上月预测的1.279亿吨,但仍然是历史最高纪录,反映出2024/25年度巴西大豆产量有望创下历史新高。
3.自美国农业部发布6月份供需报告以来,投机基金大举增持美豆期市净空单,目前投机基金在大豆期市持有的净空单高达14万手,为4月底以来的最高,较6月份供需报告发布前几乎翻倍,反映出市场预期由多到空的转变。近一个月来,芝加哥大豆期价已经下跌80美分/蒲或7%,新作11月大豆合约跌至近三年多来最低。
4.7月11日,马来西亚衍生品交易所(BMD)毛棕榈油期价上涨,这也是6个交易日来首次上涨,因为棕榈油出口需求好转。截至收盘,棕榈油期价上涨5~20令吉/吨,其中毛棕榈油基准2409合约报收3935令吉/吨,约合839.4美元/吨,单日上涨17令吉/吨或0.43%。
5.印度炼油协会数据显示,6月份印度植物油进口量为155万吨,环比增长1.4%,同比增长18.0%,这也是2023/24年度(始于11月)迄今最高月度进口量。6月份印度食用油进口量为153万吨,比上月的150万吨比增长2.0%,同比增长16.5%。其中棕榈油进口量78.6万吨,月环比增3.0%,创下2023年12月以来的最高值;豆油进口量27.6万吨,低于上月的32.4万吨,为3月份以来最低值;葵花籽油进口量46.5万吨,高于上月的41万吨,创下历史新高。自2023年11月至今,本年度头8个月印度食用油进口量为1010万吨,同比降低2.6%。
6.7月11日,美国小麦期货价格上涨,因为美国农业部即将发布7月份供需报告,空头回补活跃。CBOT软红冬麦9月期价收高9.75美分,报收571.25美分/蒲式耳;KCBT硬红冬麦9月期价收高18.25美分,报收583.75美分/蒲式耳;MGE硬红春麦9月期价收高7.75美分,报收618.75美分/蒲式耳。
7.截至7月4日当周,美国2024/25年度(始于6月1日)小麦净出口销售量24.04万吨,周环比减少70.1%;当周装船量为29.46万吨,周环比减少4.5%。截至7月4日,美国2024/25年度累计出口销售小麦713.97万吨,同比增长42.3%,其中向中国大陆销售小麦6.9万吨,尚未装船。
8.截至7月4日当周,美国2023/24年度(始于9月1日)玉米净销售量53.8万吨,比上周高51%,比四周均值低13%。当周装船量87.9万吨,比上周低2%,比四周均值低27%。截至7月4日,美国2023/24年度累计出口销售玉米5427万吨,同比增加37.4%,其中向中国大陆累计销售玉米282万吨,同比下降62.8%。
9.7月11日,芝加哥期货交易所(CBOT)玉米期货价格收盘上涨。其中7月期价收高3.5美分,报收406.75美分/蒲式耳;9月期价收高4.5美分,报收400.25美分/蒲式耳;12月期价收高3.5美分,报410.75美分/蒲式耳。因为美国农业部7月供需报告出台前空头回补活跃。
10.由于印度可能放宽对大米出口的限制,市场主体采取观望态度,泰国、越南大米出口价格均下跌。因大米市场需求疲软、远洋运费上涨及卢比贬值,本周印度大米出口价格下跌,5%破碎率蒸谷米出口报价539~545美元/吨,低于上周的541~548美元/吨。
(来源:国家粮油信息中心)
更多资讯可进入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网站查看:http://www.chinaoil.org.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