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官网!

 
搜索

版权所有: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   地址:北京市复兴门内大街45号 电话:010-66095263,66095273,66095261,66052139 
电子信箱:
admin@chinaoil.org.cn   京ICP备05062175号     网站建设:中企动力  唐山   

 

>
>
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行业动态

CBOT大豆下跌,因收获压力沉重,巴西预期降雨
新豆购销深陷泥沼,急待政策注入利好
国家粮食增储稳价政策有力有效 新季玉米价格有望获得明显支撑
国庆假期后,豆油市场迎来开门红
全球葵花籽产量预期下降,已经开始影响葵花籽油价格
德国油世界:棕榈油相对豆油的溢价不可持续
我国玉米进口大幅下降 国际市场传导影响趋弱
上周美国大豆出口检验量为143万吨,同比提高近2%
菜油近弱远强
棕榈油涨势将延续

一号文件,绘就乡村全面振兴“路线图”

2024/02/23 16:30
浏览量

推进中国式现代化,必须坚持不懈夯实农业基础,推进乡村全面振兴。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学习运用“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经验有力有效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的意见》发布,对2024年及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作出全面部署。

这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指导“三农”工作的第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围绕这份文件,本报自今日起推出“一号文件连连看”系列报道,聚焦粮食增产、乡村产业发展、“谁来种地”、农民增收等热点话题,与读者一起打开今年中央一号文件里的惠农政策“大礼包”。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干?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出了“路线图”。

从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到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乡村建设水平、乡村治理水平,再到强化科技和改革双轮驱动、农民增收举措……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着眼解决农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突出问题,进一步明确“三农”工作重点抓什么、怎么抓,力求让农民得到更多实惠。

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

粮食安全是中央一号文件多年来的高频词。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的“两个确保”中,排在第一位的就是确保国家粮食安全。为何如此重视?

“近几年,面对全球粮食安全形势严峻、国内自然灾害多发频发等多重挑战,我们把解决14亿多人的吃饭问题作为‘三农’工作的头等大事,千方百计促生产、夺丰收。”中央农办副主任祝卫东说。

看成效,2023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13908.2亿斤,比上年增加177.6亿斤,再创新高,连续9年稳定在1.3万亿斤以上,中国以占世界9%的耕地、6%的淡水资源养育了世界近1/5的人口。

看态势,中国粮食结构性矛盾仍然突出,粮食供求紧平衡的态势没有根本改变,确保国家粮食安全这根弦任何时候都不能松。

具体怎么做?今年中央一号文件突出稳面积、增单产两手发力的导向,提出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的目标。

稳面积,就是稳定粮食播种面积,巩固大豆扩种成果。数据显示,2023年全国粮食播种面积17.85亿亩,比上年增加954.6万亩,其中大豆播种面积1.57亿亩,比上年增加345.1万亩。今年,国家明确要确保全国粮食面积稳定在17.7亿亩以上。

“这关键是调动农民种粮和地方抓粮两个积极性。”祝卫东说,今年将适当提高小麦最低收购价,合理确定稻谷最低收购价,防止谷贱伤农。继续实施耕地地力保护补贴、玉米大豆生产者补贴和稻谷补贴,扩大完全成本保险和种植收入保险政策实施范围,让农民种粮有钱挣。同时,加大对产粮大县支持力度,探索建立粮食产销区省际横向利益补偿机制,让地方抓粮不吃亏、有动力。

单产提升是主攻方向。农业专家分析指出,目前中国粮食面积已处于历史高位,耕地和水资源约束越来越紧,依靠扩大面积增加产量的空间十分有限,产能提升的主要途径是提高单产。

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实施粮食单产提升工程,集成推广良田良种良机良法。其中,在种子上,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和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努力形成突破性进展;在耕地上,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高高标准农田建设投入标准和质量,完善农田水利设施,全面提升农业防灾减灾救灾能力。

推动实现“三个提升”

乡村是广大农民群众的家园,也是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提到的重点,这包括“三个提升”。

一是提升乡村产业发展水平。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基础支撑,数据显示,乡村产业加快发展,去年全国规模以上农产品加工业企业超过9万家,农产品电商销售额超过7300亿元,乡村休闲旅游年接待游客超过30亿人次。

“各地发展乡村产业有了较好基础,但主体不强、链条短、带动能力弱、同质化等问题仍较突出。”祝卫东说,今年中央一号文件强调,坚持产业兴农、质量兴农、绿色兴农,加快构建粮经饲统筹、农林牧渔并举、产加销贯通、农文旅融合的现代乡村产业体系,把农业建成现代化大产业。

根据文件,今年将鼓励各地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产业,推进乡村旅游集聚区(村)建设,培育生态旅游、森林康养、休闲露营等新业态;推进农产品生产和初加工、精深加工协同发展,促进就近就地转化增值,支持粮食和重要农产品主产区建设加工产业园;促进农村客货邮融合发展,大力发展共同配送,布局建设县域产地公共冷链物流设施。

二是提升乡村建设水平。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副研究员张斌表示,自2020年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正式提出以来,中国乡村建设的制度框架不断完善,短板弱项加快补齐。硬化路、动力电、4G网实现行政村全覆盖,具备条件的乡镇和建制村全部实现通客车、通邮车,截至去年底卫生厕所普及率达73%,90%以上行政村生活垃圾得到收运处理。

“今年将持续改善人居环境,补上基础设施短板,提高公共服务水平。”祝卫东说,各地经济发展水平、自然地理条件不同,要因地制宜推进生活污水垃圾治理和农村改厕,探索农户自愿按标准改厕、政府验收合格后补助到户的奖补模式,不能搞成政府大包大揽;针对农村新能源汽车越来越多的情况,加强重点村镇新能源汽车充换电设施规划建设。个别地方在乡村建设中出现搞花架子、搞“一刀切”的现象,要坚决予以整治。

三是提升乡村治理水平。中央农办主任韩文秀表示,现阶段我国乡村正在发生重大变迁,包括人口总量和结构、生产生活方式、思想文化观念、传统乡土秩序等方面都在发生深刻变化,这对乡村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出了新的要求。

据介绍,今年将持续推进基层减负,优化各类涉农督查检查考核。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加强乡村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和创新发展,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持续推进农村移风易俗,加强高额彩礼、大操大办等突出问题综合治理。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腰包鼓不鼓,农民很关注。今年中央一号文件明确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

韩文秀表示,增加农民收入是“三农”工作的中心任务。过去一年,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21691元,实际增长7.6%,比城镇居民收入增速高2.8个百分点,城乡居民收入差距之比缩小到2.39∶1。今年提出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目的就是巩固农民持续增收势头,促进共同富裕。

从构成看,农民收入包括家庭经营性收入、工资性收入、转移性收入、财产性收入等。其中,家庭经营性收入占农民收入的1/3左右,搞好家庭经营是农民增收的重头戏。

围绕挖掘产业经营增收潜力,中央一号文件提出,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强化产业发展联农带农,健全新型农业经营主体和涉农企业扶持政策与带动农户增收挂钩机制。

“小农户家庭经营仍是中国农业的主要经营方式,全国小农户数量占到农业经营主体的98%以上。”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研究员陈秧分说,应鼓励因地制宜合理选择联农带农方式,确保农民能获利、多得利,支持培育壮大联农带农主体,提升联农带农能力。

农业农村部农村经济研究中心主任金文成认为,应把突破小农户增收难作为促进农民增收的重点,发展农业社会化服务,推动农业节本增效、提质增效,进一步拓展农业生产边界。据相关测算,实行全环节农业生产托管服务小农户,一般可提质增收约15%至20%。

围绕工资性收入,文件明确促进农村劳动力多渠道就业,健全跨区域信息共享和有组织劳务输出机制,培育壮大劳务品牌。做好大龄农民工就业扶持。在重点工程项目和农业农村基础设施建设领域积极推广以工代赈,继续扩大劳务报酬规模。

“当前,实现农民持续增收仍面临一定压力。”金文成说,还需要靠充分就业促进农民增收,积极发展乡村新产业新业态,在乡村创造出更多就业岗位,加大外出务工农民就业技能培训,促进农民工资性收入稳定增长。

祝卫东表示,强化农民增收,还将拓展转移性收入,赋予农民更加充分的财产权益。持续加大强农惠农富农政策力度,逐步提高农村社会保障水平。加强涉农资金项目监管,严厉查处套取、骗取资金等违法违规行为,把给农民的各项补助补贴补到位。鼓励以出租、合作开发、入股经营等方式,盘活利用农村闲置宅基地、闲置房屋、“四荒地”等资源资产,创造条件多渠道增加农民财产性收入。

乡村全面振兴怎么干

关注中央一号文件里这些词

粮食

稳定粮食播种面积,把粮食增产的重心放到大面积提高单产上,确保粮食产量保持在1.3万亿斤以上。

耕地

严格落实耕地保护制度。改革完善耕地占补平衡制度,坚持“以补定占”,将省域内稳定利用耕地净增加量作为下年度非农建设允许占用耕地规模上限。

种业

加快推进种业振兴行动,完善联合研发和应用协作机制,加大种源关键核心技术攻关,加快选育推广生产急需的自主优良品种。

帮扶

加大对重点地区帮扶支持力度。将脱贫县涉农资金统筹整合试点政策优化调整至160个国家乡村振兴重点帮扶县实施,加强整合资金使用监管。

增收

实施农民增收促进行动,持续壮大乡村富民产业,支持农户发展特色种养、手工作坊、林下经济等家庭经营项目。

城乡

促进县域城乡融合发展。统筹新型城镇化和乡村全面振兴,提升县城综合承载能力和治理能力,促进县乡村功能衔接互补、资源要素优化配置。

村BA

繁荣发展乡村文化。坚持农民唱主角,促进“村BA”、村超、村晚等群众性文体活动健康发展。

人才

实施乡村振兴人才支持计划,加大乡村本土人才培养,有序引导城市各类专业技术人才下乡服务,全面提高农民综合素质。(本报记者 邱海峰整理)

 

(来源:人民日报海外版 )

 

更多资讯可进入中国植物油行业协会网站查看:http://www.chinaoil.org.cn/